
rr
南露脊鲸是以其头部特有的角质瘤和V形喷气而闻名的巨型须鲸,每年6月至11月,大批南露脊鲸都会从南极洲北上,来到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瓦尔德斯半岛海域繁殖和哺育幼鲸。今年,瓦尔德斯半岛马德林港迎来了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南露脊鲸种群。来看总台记者从马德林港发回的报道。
r
r
今年,超过2200头南露脊鲸聚集阿根廷马德林港海域,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5%,远超科学家预期,是当地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规模鲸群。放眼望去,海面上到处都是喷起的水柱和浮出水面的鲸,这一壮观景象让游客赞叹不已。
r
r
总台记者 宫祥诚: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我背后的就是一头南露脊鲸,每年的这个时候它们都会来到这里繁殖和哺育幼鲸,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r
r
游客:太震撼了,我们能看到如此纯粹的自然景观,感觉真的非常美妙。这段经历非常有趣且充实,亲身体验大自然的感觉实在太棒了。让孩子们亲眼见证大自然的魅力,并了解如何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这至关重要。
r环境保护政策初显成效 气候变化挑战仍存
r
r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阿根廷长达数十年的环境保护政策。自1999年瓦尔德斯半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以来,当地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商业捕鲸、限制观鲸船数量和距离、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这些措施为鲸类提供了安全的繁殖环境。
r
r
利用无人机和摄影测量技术对鲸类进行追踪监测,是保护鲸群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不仅能评估个体及整体种群的健康状况,也间接揭示了海洋生态状况。每年5月到11月,阿根廷鲸类保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都会对鲸类进行观测、跟踪和记录工作。目前研究所已辨识超过5000头鲸,由于正值鲸哺育季,马德林港随处可见母鲸带着幼鲸一大一小相伴同游。通过无人机的镜头,可以看到幼鲸正游在母鲸下方偏后位置,这是典型的母乳喂养姿态。
r
r
阿根廷鲸类保护研究所生物学家兼研究员 尼古拉斯·莱文:鲸类保护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早在50多年前就已启动,如今由众多组织和机构共同推进。我们始终强调,要持续推进保护与研究工作就必须坚持更多年的监测。或许持续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但无论需要多久都值得坚持。
r
r
目前全球大量南露脊鲸生活在南半球的温寒带海域。气候变化导致的南极海域水温升高和食物分布变化正在影响鲸群的迁徙模式。如果南极冰盖不断消融、捕捞压力导致磷虾及其他鲸群食物减少,将直接影响其繁殖能力和种群存续。专家呼吁持续加强鲸群保护工作,平衡人类行为与动物天性的和谐共生,确保这一自然奇观能够持续存在。
r
r
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瓦莱莉亚·安格斯迪诺:尽管捕鲸活动已终止,有些鲸种群如北露脊鲸至今未能恢复。该种群很可能就是因为在北大西洋遭受污染而大量减少。
r(央视新闻客户端)
r
配查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